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,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”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。把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,像珍惜自己的生命,珍惜党的形象,时时事事对党忠诚,永远跟党走。
信念是理想行为的基础,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,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理想,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。信念是一种心理动能,其行为上的作用在于通过士气激发人们潜在的精力、体力、智力和其它各种能力,以实现与基本需求的欲望和信仰相应的行为志向。
理想信念是党的命脉所在
我们共产党倡导的理想信念,是内含马克思主义基因的信理想念,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指向和理论意义。心中有党、在党言党、在党为党。我们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理想信念就是对人民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,对党的事业有无私奉献的信念。
说起理想信念,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革命战争时期,腥风血雨中可歌可泣的“信念”故事,想起那些受尽残酷折磨而英勇就义的革命烈士,想起董存瑞舍身炸碉堡、黄继光舍身堵抢眼、刘胡兰面对屠刀宁死不屈。想起夏明翰的“砍头不要紧,只要主义真”,方志敏的“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,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”,江姐的“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,竹签子是竹做的,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”……他们用自己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、矢志不渝的信仰、生与死的考验,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坚定的理想信念。
累累忠骨,深埋在黄土之中,“信念”者不朽的灵魂以及那气冲霄汉惊风雷的呐喊,必将根植于我们的心灵深处,永远回响在我们的耳畔。
在和平时期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当我们面对得与失、名与利、权与欲的时候,同样需要一种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和崇高精神。这种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一种品德、一种责任,一种信仰,更是一个党员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情感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坚定理想信念,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,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,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,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。形象地说,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‘钙’,没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坚定,精神上就会‘缺钙’,就会得‘软骨病’”。可见,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基石,是事业成败的分水岭,是共产党员的命脉所在。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我们时时读;坚定理想信念的口号,我们处处喊;坚定理想信念的誓言,我们事事有,关键是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内化于心在于不忘初心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第一是不忘历史,从历史中往前走,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前提和基石。习近平总书记讲:“今天,我们回顾历史,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,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、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,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、把握历史规律,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”。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第二是从现实中往前走,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动力和必然,也使我们有了忧患意识,有了拼搏精神,有了攻艰克难的决心和意志。习近平总书记讲:“党的十八大指出,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,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。这就告诫全党,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、抵御重大风险、克服重大阻力、解决重大矛盾,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,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,使我们的党、我们的国家、我们的人民永远立于不败之地”。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第三是向未来往前走,这是坚定理想信念的保证和结果,也是我党永远在历史性的“赶考路上”坚定理想信念的追求。习总书记讲:“历史总是要前进的,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、观望者、懈怠者、软弱者。只有与历史同步伐、与时代共命运的人,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”
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、现实、未来,向我们提出的“不忘初心”八个方面的要求,贯穿了在历史性的考试中不忘初心,在历史性的考试中继续前进。第一个讲指导思想、第二个讲理想信念,这两者是相互联系的,都属于不忘初心的两个基本点。不忘初心是为了坚定理想信念,保持我们继续前进的方向。
外化于行在于践行信仰
那么,作为共产党人,在现实中如何将坚定理想信念变为实际行动?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树立对党坚定理想信念的魂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:“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‘钙’,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,解决好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这个‘总开关’问题”。每个人入党皆因信仰,皆因理想,皆因信念。志愿入党是一种选择,更是一种觉悟。入了党就要对党忠诚,认同党的纲领,遵守党的章程,履行党员的义务,就意味着愿用一生的追求兑现在党旗下的铮铮誓言。就要站稳政治立场,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、法学观点的影响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;就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在复杂矛盾和舆论杂音面前,不忘亮亮党的领导“红旗帜”、念念党纪政纪“紧箍咒”、敲敲法律法规“钢戒尺”,让讲规矩、立规矩、用规矩、守规矩、护规矩成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。坚持学用结合,做到知行合一,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。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践行对党坚定理想信念的身。信念是奉献的源泉,也是灵魂的抗菌剂。信念在信仰中扎根。优秀共产党员的信念之所以难得可贵,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地恪守信仰、甘愿奉献,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。这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,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。只有坚定信念,才能弥补道德的缺失,才能校正前进的方向,才能让我们不计较利益得失、不计较岗位分工,激发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,满腔热情、始终如一地走好人生之路。
践行对党坚定信念的身,就是要埋头苦干、光明磊落、做事公正。就是要尽心尽力、崇高志向、全心全意。就是要脚踏实地、毅然抉择、无所畏惧。就是要言出必行、公而忘私、兑现承诺。就是要为了理想信念,面对困难和危险,不假思索,视死如归,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。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。党的宗旨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这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。实现人民的利益,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,是衡量党的路线、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。中国共产党成了95年来的奋斗历程,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,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,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。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。
李大钊、杨靖宇、江竹筠、焦裕禄、雷锋、王进喜、邓稼先等人,他们身上充满了信念的品格。他们的足迹告诉我们:从井冈山精神、长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红岩精神,到大庆精神、太行精神、“两弹一星”精神、抗洪抗震精神……。一系列璀璨夺目的精神财富,就是理想信念的生动写照和具体体现。可以说,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,是战胜一切艰难困苦,取得革命、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。
改革开放以来有些党员干部抛弃了理想信念,失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,作风懒散,不思进取,甚至违法犯罪,成为阻碍党和人民事业的“绊脚石”,深深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,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之基、立国之本。究其犯罪的思想根源,都是这些人理想信念的丧失,导致道德的沦丧。
不忘初心,坚定理想信念。担当对党坚定理想信念的责。理想信念,需要在各种考验中锤炼,而担当和责任,莫过于与自我私欲的抗衡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,共产党人必须经得起名利、地位、金钱、美色以及各种政治的考验,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言行,时刻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慎欲、慎微、慎初、慎独,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、清清白白做官、干干净净做事。党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、使命意识、进取意识,把责任铭记心中、担当扛在肩上。深入整治理想信念弱化、庸懒散混、不作为乱作为、工作消极应付等问题,铲除“为官不为”的生存土壤。强化党章、党规、党纪执行,彻底扫除作风之弊、行为之垢,真正做到遵纪守规,秉公用权、依法用权、科学用权、廉洁用权。
“路曼曼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别人,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党、爱人民,就是无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。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命脉,是一切价值的根基,也是成功的起点,是托起人生大厦的坚强支柱!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和工作实绩,才能诠释我们不忘初心,对党和人民的坚定的理想信念。
原载《法制网》